“博雅”读书社里的那些事
发布时间:2020/12/29 14:56:43 作者:赵信丽 浏览量:613次
书籍,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经验教训的结晶,是走向未来的基石。读书,是人们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,是人们创造未来的学习方式,是实现高效率教学的必要前提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,读书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。为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,我校成立了以青年教师队伍为主体的“博雅”读书社,鼓励大家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,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读书,提升个人专业素养,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。
针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不同需要,学校为老师们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,包括《给教师的建议》、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》、《教学七律》、《小学数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指导》、《第56号教室的故事》等。在学校教科室主任赵信丽老师的号召下,“博雅”读书社建立了“博雅”读书微信交流群,在社长邓丽芝老师的带领下,大家开始了“四个一”读书活动。
每天“一次读书收获”,可以是教材解读,可以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批注,也可以是名师智慧分享……
每周“一次美文诵读”,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,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,用自己的真情进行朗诵。
每两周“一篇读书笔记”,笔触尖流淌着教师阅读学习时满满的感触和深深的思考。
每学期“一次读书交流会”,以辩论或讲坛的形式开展。新学期的读书交流会正在积极筹备中。
“博雅”读书社的成立,创建有效鼓励、相互督促、时时分享的读书氛围,大大提高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。很多老师表示,平时也想多读点书,但是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会让自己逐步失去读书的兴致,而微信读书交流群的建立,让自己和同事在相互鼓励和监督的环境下坚持读书,不断进步。工作累了的时候,能静下心来好好读几页书,听一听同事的美文诵读,可能是最好的治愈了。而坚持读书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内心的宁静和丰满,更是让我们的日常教学、班级管理,甚至家校沟通等都有了信心与方向。阅读,能找到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案,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智慧与艺术,一次次的交流、探讨和反思中,更能拓宽眼界,更新认知。
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: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,就是要读书,读书,再读书,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,当做饥饿者的食物。作为教师,我们更需要读书。只有读书,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,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;只有读书,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,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。
写在最后:美好的事物一般是需要付出努力后才看得到的,读书带来的甜头也只有坚持不懈后才会尝到。老师们,当你坐下来时,选择一本书,捧起来,走进它吧!